四川江安县政府考察团来蓉考察中揽公司![]() 正直2018年五四青年节(5月4日),中揽迎来了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考察团一行29人,考察组对中揽文旅等有关企业的办公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 江安县领导一行阐述了江安当下的发展策略、投资政策等情况,对江安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策略、现代农业开发(含乡村旅游)、白酒产业提升及其他相关产业等资源进行了阐述,确定了全县经济发展以旅游产业为主要引导的全域发展战略,并诚挚邀请中揽文旅等相关企业尽快到江安进行实地考察。 中揽文旅向江安县各位领导阐述了当下全国各地区全域旅游的发展情况及成功案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解读、乡村旅游发展新思路等观点,并对江安旅游项目及资源的考察充满期待! 经过两天的成都考察,多方达成了初步合作意见,并邀请中揽成都各单位尽快到江安考察。 考察团座谈会 江安县考察团成员有 江安县委副书记:何元垓 江安县政府副县长:曾广 江安县人大副主任:刘勇 江安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覃勤 江安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杨方 江安县总商会副主席:黄建平 江安县成都商会会长:龙章其 江安县政协副主席:唐韬 江安县政协副秘书长:袁鹰 江安县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罗强 江安县大井镇镇长:张先彬 江安县总商会企业家:周先莹 江安县总商会企业家:黄建平 江安县总商会企业家:祝启贵 江安县总商会企业家:张兴国 江安县总商会企业家:陈秀梅 江安县总商会其他企业家等 四川省江安县简介 江安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宜宾、泸州、自贡三市之交,宜宾、泸州两大机场50公里辐射圈交叠于此,成贵、渝昆两大高铁途经县域,38公里长江水道穿境而过。有1670余年建县史,幅员面积888平方公里,辖15镇3乡,人口56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明城市、革命老区县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夕佳山古民居、国立剧专旧址、竹簧工艺、长江奇石”四大文化旅游品牌,因盛产夏橙和竹资源丰富,素有“橙竹之乡”的美誉,现在又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县”。 同时,江安还是全国“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平安建设先进县”、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平安畅通县、法治示范创建先进县,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试点县、‘三农’工作先进县”。 江安县位于四川南缘,长江之滨,宜宾之东,三市(宜宾、泸州、自贡)之交,全国最大的夏橙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蚕桑生产县、瘦肉型生猪基地县。 四大文化品牌——夕佳山古典庄园、国立剧专旧址、江安竹工艺、江安奇石。 阳春工业集中区是四川省政府第一批8个循环经济试点工业集中区之一,位于江安县滥坝乡,占地7平方公里,濒临长江,地势平坦,西邻江安长江公路大桥北桥头4公里。终年水位平稳,水量充沛,电力充足,供气条件充分,水陆交通便捷,工业发展条件良好。 宜宾天原化工集团已入驻阳春工业集中区,项目总投资40亿元。第一期工程已于2006年4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三期工程全部投产后,将形成(含宜宾老厂)年产聚氯乙烯100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和销售收入过100亿元,打造成真正的“百亿企业”。 当前,我县正抢抓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川南城市群和省委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机遇,按照“六个一”的总体思路,紧扣“打造长江上游节点城市、建设绿色江安”的战略定位,围绕争当宜宾“县域经济排头兵、东向开放桥头堡、党建示范先行县、全面小康新样板”的奋斗目标,秉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全面提振“开明开放,敢拼敢闯”的江安精气神,着力打响“几生修得住江安”的城市名片,加快江安转型跨越新进程。 江安县始建东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割江阳县地置汉安县,属江阳郡,距今已有1660年历史。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江安县。县治所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迁武宁寨,即今江安镇。江安县1949年12月5日解放,现属宜宾市,治所在江安镇。古有“山川土地特美,蚕桑鱼盐家有焉”之誉。 江安县属低山丘陵区,平坝占总面积的28.27%,丘陵占33.180,低山占27.5%。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236.3-908米之间,全县最高峰连天山海拔为908米。县内除长江外,有大小河溪145条,分别流入长江、沱江,河流总长507.69公里。气候属中亚热带四川盆地湿润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为18.1℃,年平均降水量为113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199.3小时,全年无霜期347天。 江安盛产水稻、小麦、红薯、高粱、油菜、豆类等农作物,是全国最大的夏橙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蚕桑生产县、瘦肉型生猪基地县。江安林产丰富,是省级竹类资源开发县,全县林地39.2万亩,覆盖率29.8%。境内天然气、煤、硫、铁、铜、石灰、方解石等十几种矿产储量丰富。有竹簧工艺品、夏橙、脐橙、李子、茶叶、竹荪和磕粉等知名土特产品,罗伯逊脐橙获省优、部优,并于94年、99年获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夏橙86年获省优,1999年获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江安大白李、大红荔枝、锦橙均是省优产品。有故宫博物院唯一监制酿造的“故宫贡酒”,2002年获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四川省酿酒协会“特别优秀”称号,有获得四川省名酒称号的“华夏春”星级系列酒。 江安县旅游资源丰富。江安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夕佳山古典庄园、国立剧专旧址、江安竹工艺、江安奇石四大文化品牌,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文化先进县。拥有面积达120平方公里的仁和百竹海、省级森林公园青峰寺等旅游景区。1986年,江安县被国务院公布为外国人开放县,199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江安县城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江安县正以构建独具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长江上中游绿色生态屏障、省旅游环境线的重要支撑点、宜泸两地的物资集散地为目标,以开明促开放,开放促发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农副产品的产业化、规范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基础建设,三横一竖的交通骨干网正在形成,江安长江公路大桥已建成通车,县城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正在有序推进,发展软硬件环境逐渐改善。 经济概况: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提出的奋斗目标,江安县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全面建设惠及53万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基础上,到2006年翻一番,到2013年翻两番,到2020年翻三番。 江安县的发展战略定位是: 把江安建成初具规模的宜泸两市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独具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省市旅游大环线的重要支撑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屏障的重要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对外开放二级城市。 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突出“结构调整、投资拉动”两个重点,壮大“农业、工业、旅游”三大产业,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非公有制经济、招商引资、社会事业”四大突破。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力促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努力实现“经济强县”;突出生态和文化两大主题,保护与开发并重,大力发展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努力实现“旅游大县”;加强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着力历史文化名城丰富内涵的挖掘、宣传,繁荣学术和文艺,努力实现“文化名县”;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切实提高人民素质,倡导社会文明,改善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努力实现“文明新县”。 主要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2%以上,财政税收年均增长11%以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到26:40:34,城镇化水平达到25%以上,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风景名胜: 红佛寺: 位于江安城南的2.5公里的钟秀峰下,2000年12月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据县志记载,红佛寺始建于南宋,据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土人垦地得石佛正红供之,故而得名:“红佛寺”。 红佛寺所在罗家岩镜子坎形成的山势被古人喻为:“蝙蝠双翼”又形如一把护手椅。据资料记载,在这一带过去满山苍松翠杉;古柏参天;藤缠蔓绕;郁郁葱葱;簧竹掩影;小径通幽;山上雾霭缭绕;山涧流水潺潺。翻天坎,过平桥,溯明湖和如镜的天堂河而上有“流杯回觞”的妙景。沿小溪傍石阶慢步登高,一路上有眠云石,观音崖等自然景观,到此半山,红佛寺静卧林中,崖壁间,人们常说的“眠龙卧蛟”的大小龙洞流溢出潺潺清凉,仰眺云端,钟秀峰宛如一口大钟耸峙在群峰之中,屹立在钟秀峰的南照塔也隐现在山顶苍翠之中。 这里历来是江安人民游览休息,避暑的好去处。文人名士在这里吟诗作赋,借景抒怀的集结之地,清光绪年间翰林院编修江安人傅增湘游红佛寺作诗曰:“万峰岚翠郁寒烟,寺倚危崖径转偏。山势横张如蝙蝠,洞云阴莽有龙眠。手招黄鹤三千里,梦冷金鳌二十年。剩得闲身作归客,钟声铃语暮云边。” 清末江安名人陈天锡作文记述红佛寺的兴衰变迁。龙洞上壁的“古龙洞”三个大字为清乾隆年间生黄美所书。上世纪九十年代江安书画界名人游红佛寺时为寺院书写了寺画对联,其中有罗光元撰联,刘应群书写的“有缘山水幽禅寺,无限风光流江城”;“红佛立危崖历尽沧桑,山山水水收眼底;游人观胜景聘怀古今,风风雨雨注心头”。 四川省江安县有处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保存完好的精美建筑群——夕佳山古民居。该民居位于长江之滨,占地1万多平方米,周围楠木、樟树环抱,园内白鹭飞舞,鸟语花香,环境幽雅。夕佳山古民居是由江夏入川的黄氏家族营建,自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至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形成今日所见之规模。古民居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精美的建筑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天然的白鹭公园,名闻遐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民居内有处悬山式穿斗木结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由大小123间房屋组成,以大门、前厅、后厅为中轴线,向左右两边展开,主次分明,开合有序,组成一个个用途各异的四合院。跨进石狮把守的大门,进入第一进院落,迎着前宽后窄的九级石阶登堂入室,便是主人会见宾朋的前厅。穿过前厅,便进入第二院落,一块“三凤联飞”的横匾悬挂在后厅正门之上,据说黄氏家庭在清代有3名子弟同时考中秀才,地方贤达镌此匾相赠。 后厅的左边,依次展开的是工字厅、经堂、戏台、中客厅、书房、琴房、学馆及后花园、西花园(沁园)。各个厅堂依次级级上升,暗寓“步步高升”之意。右边的院落,则是下客厅、小姐楼、餐厅、厨房、仓库、工房等,系庄园的晚辈、佣人、佃户等居住的地方,格调也要低些,体现了封建等级观念。穿过工字厅,转过一道屏风,便是古戏台,戏台前的宽阔长廊,即是观看席。上戏台须登七级台阶,台阶的左右两边木栏上,有两幅取自戏剧故事的木刻图画,均为大家熟悉的内容:一为《西厢记》,一为《白蛇传》。戏台通过一道圆门与后花园相通,坐在台下,可见园中有园,戏中有景。出圆门,过小桥,进入后花园,园内古榕参天,黄桷飘香,桃红柳绿,曲径通幽,别有洞天,书房、琴房便在园内。透过圆门和开窗墙,可见沁园小景,遥远幽深,极富江南园林特色。 民居建筑均饰以雕刻雕塑,描金绘彩,挂匾悬对,十分精美,富含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无论门窗、脊顶、斜撑、柱础、墙饰,还是木刻、石雕,制作都极具匠心,手法细腻,具有深刻的寓意。堂屋脊顶上灰塑的“山谷题留”,讲的是北宋大文豪黄庭坚谪居宜宾期间途经江安题字的故事。其它屋顶上分别塑的是“西游记”、“八仙过海”、“黄鹤楼”等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正厅前面是28扇木制的棱花格窗门,正中4扇是“渔”、“樵”、“耕”、“读”四幅镂空雕的图画,下面配“福”、“禄”、“寿”、“喜”4个木刻篆字,暗示子孙后代要以耕读为本,才会年年有余。至今,黄氏后代多为教师,散居在新疆、成都、西安等地。小桥石栏上的石刻图画,则是取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如《薛平贵征西》、《赵元求寿》。后厅院墙上的雕塑和镶嵌画,中间为蝙蝠、铜钱图案,左右为龙凤,四周饰以祥云,意为眼中有福,福运滚滚。沁园内为家塾所在,横匾上题“学稼轩”,告戒子弟们不忘学习农事。 夕佳山古民居: 古民居所在的夕佳山,山形鸟瞰犹如一只大螃蟹,民居就建在蟹背之上。大门前一口水塘,如蟹口,门内两口水井,如蟹眼。站在庄前极目远眺,山下数十座小山丘犹如一只只小螃蟹匍匐在前。远处,左边青峰山逶迤连绵,右边白虎岭山形耸峙,甚为壮观。传说,夕佳山民居创建人黄应江在始建庄园时,请来的风水先生看了地形后说,青龙、白虎、朱雀3个方位均气势宏大,唯宅后玄武太矮,建议在宅基后垒土造山,以壮玄武,或广植树木,可招吉祥。黄应江听后采纳了这一种建议,在宅后广植桢楠。楠木成林之后,引来群群白鹭安营筑巢,繁衍后代。每逢阳春三月,鹭鸟回归,鸹噪不止,热闹非凡。傍晚,夕阳西照,白鹭回巢,千鸟归林,“夕佳山”因而得名。 西面有园中园小景,园中有一株200多年的古黄桷兰,一株参入古榕树与一株高约10米的古棕树相加相抱,树根相连,暗寓"中(棕)庸(榕)之道"之意。庄园四周有近百亩300年前种植的楠木林,常年有近万只白鹭栖息其间,为庄园的一大景观。夕佳山民居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化石"、"神州民间建筑精粹",对研究中国民间建筑史、民间艺术史。民间风俗史和川南社会史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自然地理: 江安县属低山丘陵区,平坝占总面积的28.27%,丘陵占33.180,低山占27.5%。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236.3-1000.2米之间,全县最高峰天皇寺海拔为1000.2米。 矿产资源: 石灰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五矿、红桥两镇。据五矿普查资料显示:工业储量209万吨,远景储量785万吨。 硫铁矿:主要分布在红桥、五矿两镇。据富安井田普查资料显示:工业储量2658万吨,远景储量9747万吨。 无烟煤:主要分布在红桥、五矿两镇。据地质资料提供显示:工业储量3411.2万吨,远景储量3748.7万吨。 烟煤:主要分布在红桥镇,现有烟煤企业一个。据园田找煤资料显示,远景储量133.3万吨。 含铜砂岩: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红桥、二龙口、关口、三块、底蓬、大井等地。据202地质队普查资料显示:含银金属储量——D+E9585万吨(未经评审)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天然气:县域内天然气主要集中于广福、桐梓等地,六七十年代开始钻探,现有工业气井数十口。 页岩;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属江安县主要矿产资源,现主要用于制砖,全县上规模砖厂有15个。 生物资源: 江安县地处长江长游,属湿润森林植被区,动物、植物资源比较丰富。 全县分布有野生动物兽类椰子猫(野猫),野兔、黄鼠狼、果子狸等10多种,椰子猫属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禽类猴面鹰、猫头鹰、岩老鹰、秧鸡、棕胸竹鸡(竹鸡)等40多种,鹰类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江安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二年(公元346年),距今已有1660年历史。 历史沿革 江安县境汉为江阳县地。东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割江阳县地置汉安县;晋孝帝太元中(376—396年)又割江阳县地置绵水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各取江阳、汉安一字,改名江安,隶于沪州。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废绵水县合人江安县,熙宁十年(1077年),县治所由江安坝(今纳溪境)迁武宁寨(即今江安镇),至今无改。迄至清嘉庆七年(1802年)行道制前,均隶属于沪州。后先后隶于川南永宁道、下川南道、沪州、永宁道、四川省。 民国24年(1935年)隶于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宜宾专区、宜宾地区辖县。 风土人情: 本地民间的传统龙灯,有火龙、彩龙两种。火龙有纸龙和草龙:纸糊龙又称亮龙或称正龙、太平龙。用竹篾捆扎成型,糊以皮纸、喷以矾水,着以彩绘,最后上胶。造型头角峥嵘,威武壮丽,充分展示出龙的气魄。一般七至十一节,一人持一节。草龙,头和身都用谷草扎成,但气势不如纸龙。两者都以烧烟火而得名,故称火龙。火龙于正月十二日出龙,仅限于游街、朝庙,十三至十五日烧龙。出龙时上书“上元灯会”的方排灯及鱼兵虾将等彩灯前导,并伴以锣鼓。 解放前,每年龙灯由哥老会主办。烧龙前即要与城区各富户联系,谁接龙谁不接龙,双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排出接龙之家的先后名次。出龙时先由灯头高举系着红布的大红纱灯打前站,依次至接龙之家,通知龙灯已到何处,使作准备。龙至时龙首向着主家,纵向排列,主家打发红包,给持龙头者系红,随即点燃鞭炮向耍龙者施放。耍龙者头戴尖顶竹笠,赤身短裤,绕街转圈昂首挺胸承受。耍龙头无论鞭炮爆得如何利害,也要挺着,不能丢龙头。否则叫做“不值价”,要“还价钱”,即赔礼道歉或受罚。即使如此,对龙头争夺,还往往相持不下。目的在得那块红布或红绸,认为得了“红”,今年就会交好运,霉气被烟火烧掉。 彩龙一般五至七节,小巧玲珑,龙衣以布为之,绚丽多彩,由三人执持表演,正月初九出龙、十五收龙。表演时,伴随锣节奏,翻滚盘旋起舞,动作有“枯树盘根”、“黄龙缠腰”、“仙鹅抱蛋”等。有时也烧烟火。 春节时普遍流行于县城和乡村。旧时女角由男人扮演,称“幺姑”,另一人扮丑角,舞蹈时“幺姑”翻弄手巾,腰枝扭动,丑角则手摇纸扇或上或下,围着“幺姑”逗弄打趣,名曰“逗车”。舞蹈简短,伴有锣鼓节奏,每舞一次,再唱车灯词一段。唱时锣鼓齐息。灯词有底本,或故事,或景物,或生活情调,其唱腔各段都用同一音乐旋律,末句重复,由观众帮腔齐唱,唱完一段又再起舞。如此反复,唱完整本唱词,始告结束。时间多少,视唱词多少而定。表演完毕,主人打发红包,有的烧茶烫酒招待。 说“吉利子”以上各种民间舞蹈之所以名为“灯”,因到各家表演时,都有一人持纱灯前导,每至一户,主家闭门,前导者持纱灯说“吉利子”(一种颂祝吉祥的说唱民歌),主人高兴开门接灯。表演中感谢或辞行,都以“吉利子”表达。 交通区位 公路: 正在建设的宜泸渝高速公路横贯全境。距成渝高速公路40公里,距成都市328公里,重庆市238公里。省道307、308、309连接县道江红公路形成我县直达周边市县完善的公路网络。农村公路已实现“村村通” 水路: 境内有38公里长的长江黄金水道,已经完成的航道疏浚可使3000吨级货船昼夜通航。江安港区是宜宾港的次枢纽港,是川南地区、滇东北地区、黔西北地区物资经长江出海最便捷的港口。二龙口货运码头、阳春工业园区码头、拟建的白沙综合码头形成宜宾市腹地能源、原材料、工业品的物流集散地,3000吨级货船可直达上海。 铁路: 距宜宾市、隆昌市火车站均在80公里以内。 航空: 江安距宜宾市航空港70公里,距泸州市航空港55公里。 江安县境内交通快捷,已形成三横一纵的交通骨干网,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发展环境日臻完善,为投资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江安县境内交通快捷,三横一纵的交通骨干网络日臻完善。已经建设完成的宜宾市至重庆市(宜泸渝)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成渝环线和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安县作为重要节点分别在县城东西端各有1个高速公路出入口。 |